登入 | 註冊
分類
台灣專題
社區故事
文藝創作
在地品牌
工藝傳承
物語商店
台灣專題
社區故事
文藝創作
在地品牌
工藝傳承
物語商店
文藝創作
KW
Nov 29, 2023
《年少日記》專訪:撫平跨越時代的傷痛
文藝創作
KW
Nov 24, 2023
《白日之下》專訪:不曾明媚的白日
文藝創作
紅眼
Nov 23, 2023
我們在富都一起劏雞的日子——吳慷仁、陳澤耀
台灣專題
Nico Tang
Oct 26, 2023
代表台灣的金萱茶香水 《P.SEVEN》:調香是想像力的手工藝
台灣專題
Nico Tang
Oct 19, 2023
將台灣文化符號化作家裡的一幀風景《厝內》:記住家的美好,想像家的可能
台灣專題
Nico Tang
Oct 06, 2023
以果醬回饋在地農業,封存台灣新鮮果味 《在欉紅》:更為了延續水果品種的多樣性
台灣專題
Nico Tang
Sep 29, 2023
設計如蛋,孵化生活想像 《蛋造設計》:著重人與器物間的互動性
文藝創作
Nico Tang
Jul 27, 2023
以食作畫,以畫療癒 歐陽應霽最感COMFORT的飲食文化語言
熱門短片
更多
《年少日記》專訪:撫平跨越時代的傷痛
KW
Nov 29, 2023
《白日之下》專訪:不曾明媚的白日
KW
Nov 24, 2023
台灣專題
更多
以現代設計的「器」搭載傳統工藝的「道」 《TOAST LIVING》:展現出屬於台灣的「溫潤」美學
Nico Tang
Nov 20, 2023
台灣工業設計未完成的實驗 《OOO》:將產品的「原本之美」做到極致
帶著童心遨遊的飛鳥 《EGUCHITOYS》:以玩具擁抱成長中的可能性
代表台灣的金萱茶香水 《P.SEVEN》:調香是想像力的手工藝
將台灣文化符號化作家裡的一幀風景《厝內》:記住家的美好,想像家的可能
將形而上的概念 化作嗅覺的回憶 《ODOR FUNDER》:為香港人送上「自由」的氣味
社區故事
更多
總想在陌生的環境 吃一口家的味道 周漢寧:赤柱的沙嗲牛肉通粉
Nico Tang
Jul 07, 2023
柴灣的多樣性,豐富了張進翹的創作面向:「呢度好多地方象徵咗我嘅青春!」
深水埗的散與聚 RubberBand主音6號:「細個只想離開,人大了才懂這裡好。」
後工業時代的公屋童話 《花園說書︰工業時代的觀塘工匠》
岑珈其視良景邨為家鄉:「係呢度啲人令我愛上呢個地方」
傳統不死 ?疫情下的盂蘭勝會 從本地化到小型化,卻逐漸失去多元性
文藝創作
更多
《年少日記》專訪:撫平跨越時代的傷痛
KW
Nov 29, 2023
《白日之下》專訪:不曾明媚的白日
我們在富都一起劏雞的日子——吳慷仁、陳澤耀
以音樂炮製生活化港式味道ToNick 最愛「打邊爐」:每次慶功必食!
好樂團首次香港專場 帶你細嘗音樂味道
以食作畫,以畫療癒 歐陽應霽最感COMFORT的飲食文化語言
在地品牌
更多
《三點水》連結本地農業精心製作還原香港味道的COMFORT FOOD
Nico Tang
Aug 15, 2023
來一大杯酸甜健康的天然發酵茶 有種COMFORT DRINK叫《TABOOCHA》
在蕪湖街泛起醇香 《鳥山。商號》以精品咖啡連結紅磡老區
手製飾物連結珠寶工藝兩代人 《小意思》以輕柔美學建立創作風格
探索醉意,也是探索香港農業的可能性《香港酒造》 以有機水土栽種在地釀酒農作物
防疫得走火入魔 ? 不如以「清瘟」香氣反思背後真諦
工藝傳承
更多
守護木石磚瓦中的傳統文化 古建築修繕師馮偉強:修繕是為了傳承!
Nico Tang
Mar 13, 2023
從竹藝創作中理解自然規律 《二回》將竹細工融入日常
《炳記銅器》碩果僅存的打銅工藝
《小寧波》二代師傅:「唔做就冇人做」守護最後的上海餅手藝
《德興隆豆腐舖》 傳統手法做石磨豆腐 60多年老店重新:靠的就係堅持!
舊單據上的潦草與花碼 藏香港老行業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