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傳本土裁縫工藝 疫情下女布社客製化口罩成就社區連繫

裁縫業曾是香港傳統行業之一,5、60年代時更是風光一時,幾位荷李活巨星曾特地到訪香港訂製個性化西裝。當年裁縫業務旺盛,也算得上是個不錯的職業。然而,隨着成衣業日趨成熟,裁縫業被逼成為「夕陽」行業,不少工廠女工從此得技無所用,無法再靠純熟手藝賺取收入。而女布社的出現,則主張以裁縫作為社區連結,再次推動本地裁縫業的發展。負責人身兼社工的RICO,希望聚集擅長縫紉的基層婦女;透過客製化作品,承傳這門不可多得的手藝。

重現被時代埋沒的手製布藝品之魂

女布社至今已成立達10年,說到成立契機,RICO是說自己是在做地區工作時接觸很多基層婦女,發現她們擁有裁縫一技,但因行業式微下,即使有能力,市場上卻已失去空間和平台讓她們發揮;同時又要照顧家庭及年幼小朋友,很難再投身於工作。她當時就想,不如成立「女布社」去連結這一群婦女,讓她們的技能不致被時代埋沒,又可以一展所長的做出客製化布藝品。

萌生這個想法後,眾人就開始走訪工廈間,尋找一些捐助及二手器材,最後成功回收兩部舊衣車和不少棄置布料、零件、鈕扣及飾物,讓廢物避過了進入堆填區的命運,搖身一變作成為美觀實用的布製品,再放到墟市中擺賣。

RICO認為隨著向顧客講解產品,更可以彰顯本地製作的意義,「讓大家去理解更多縫紉過程,解釋自家製產品在定價上稍貴的原因,重申這不單單是場金錢交易,因產品再不是純粹的死物,當中包含了女工們的心血,及人與人的連結。」再把收益撥予平台發展,女工也可以透過這個過程賺取收入,紓緩生活上的經濟壓力。她相信,本地自家生產的製品可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市場,也想使用布藝元素和社區連結。

疫情下曾日產200個布口罩派長者

去年疫情在沒有預警下來勢洶洶,隨即掀起了一場叫基層市民束手無策的「口罩荒」,女布社當時受一位台灣醫生啟發,開始著手製作布口罩,讓未能成功購得外科口罩的,可先用布口罩暫代。疫情至今,社中已製作達6000個口罩,當中的布口罩多在長者探訪時派發,派發量達800個,在抗疫上絕對是為社區盡心盡力。女工芬姐指,自己在最高峰的時候,日產約200個口罩,也試過為客人,客製化具功能性的布口罩。

RICO憶述當時情況指,有一名自閉症小孩,因為皮膚敏感沒辦法帶上外科口罩,在與其母長時間的溝通下,決定用小朋友自身的毛巾製作了一個屬於他的口罩。他在聞到熟悉的味道後終於願意戴上口罩,在數次改良後更慢慢適應起來,甚至在其後可成功佩戴外科口罩。在提及這位小朋友時,眾人也露出了喜悅的笑容,芬姐說可以透過手製品幫到人,確是十分高興。而因應各人的面形不同,她又建議將口罩兩旁的布繩改成橡筋設計,讓成品更有彈力,體貼客人需求,令佩戴時更為舒適。

明白到布口罩始終沒有絕對的防疫能力,加上現時市面上的外科口罩量充裕,RICO就指,布口罩當然會是女布社其中一個重要產品,但長久發展的話,社中各人亦會繼續致力研發更多產品。

讓布藝品成就社區連繫

社中現時約有10位成員,各人負責不同的範疇,如採購、設計、剪線頭及會計等;從事裁縫達2、30年的女工芬姐是女布社的核心人物,主要著手縫製產品。在縫製布口罩時也確是遊刃有餘,在訪問前只靠短短數分數,就可以完成一個成品。她笑言很喜歡在女布社的工作,在與其他人共事時,可以相贈意見,由設計到成品一手包辦的感覺是滿足又開心。

芬姐透露自己從小就愛上裁縫,「7、8歲就想去車,見到有人在做時,也會站在一旁觀看,當時想著到我長大後能否做出和他們一樣的成品,又會考量到底成品是如何被製成的呢?」經過多年在工廠工作的經驗,芬姐的手藝已是爐火純青,暫時己再沒有令她覺得難處理的製品。提起自己的作品時,一臉沒法按捺的滿足從她嘴角中淡淡滲出,說,「我覺得自己的產品也做得很美。」她又再三強調指,從事縫紉應該要聽取客人的意見,最重要的是「要做到客人的要求,更是要改到客人滿意為止!」不過,她道出了這個年代的香港人已不太會裁縫,該行現時也近乎息微,而女布社的存在正好讓她可以一展所長。

RICO接著說,「我們也很想成為一個平台,將這們手藝推廣開去,讓年青人除了是在學校的家政科以外,也有機會嘗試縫製。」二人又有共識地談到懂得縫紉的重要性,是能夠製作一些度身訂造的產品,又感歎很多人會覺得一件製品如果破爛了就可以扔掉,或者再去購入一件新的作取代。但以往人們珍重每一件製品,在出現破損的時候都會選擇縫補,而珍惜與修補正正也是女布社的精神,從蒐集二手材料的行動就可以看到她們的堅持。

女布社也提供的度身訂造產品,及經濟實惠改衣服務,種種確實也吸引了不少社區朋友支持,藉著為他們造出一件又一件貼合生活需要的布藝品,成就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

 

記者:K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