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冠文:暫且放下笑匠身份

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:
許冠文 ——《風再起時》 李子超(George Lee

「好像中了六合彩一樣。」剛於上屆金像獎獲頒終身成就獎,今屆再憑《風再起時》(2022)入圍最佳男配角,似乎為許冠文的演藝事業錦上添花。「好玩之餘,也覺得自己幾好命。因為我是未試過演一個不是喜劇的角色而獲得提名。」

憶及當初接到《風再起時》的劇本,導演翁子光表明絕不是「搞笑」角色,許冠文笑道:「他說,要找我做一個很認真的角色,而且要認真到完全不用我過去演戲的方法,那我豈非完全不知道怎樣演?但這也表示很有挑戰性。」

在片長兩個多小時的《風再起時》裡,由許冠文飾演的廉政專員李子超,最有表現的,只在電影結尾最後那五分鐘,那一鏡直落一氣呵成的獨白,也成為全片提綱挈領的關鍵。「而且現場只是拍了一個 take。」許冠文形容,這段演出可一不可再:「導演喊 cut 之後,我都不確定自己演得好不好,因為那鏡頭真的很長。停機之後全場都安靜了,我心裡還想著要不要 take Two。結果等了五分鐘都無人說話,我問導演去了哪裡,原來他看完 playback 已經在哭。連導演都哭,那我猜他覺得我演得不錯吧。」

作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首屆影帝,許冠文歷年共獲得7次提名最佳男主角,今屆卻是首次提名最佳男配角,「對我來說,做配角和主角心態完全一樣,因為電影是一個整體,是由十多組崗位的人共同完成,任何一個崗位都重要,沒有配角,主角都不會演得好。所以今次獲提名也特別開心,能夠客串都有那麼大貢獻,真是一個奇蹟。」

《風再起時》以電影回溯 1960 年代舊香港浮華璀璨的大時代,愐懷上世紀的香港人事景緻,對許冠文來說,更別有一番體會。「畢竟自己也是在香港長大,更親眼目睹廉署成立的這段歷史。這部電影好像時光隧道,帶我回到一段相當戲劇性的時間。雖然電影所回望的是一段相當困難的時代,但如今再想,已成過去的每一個時刻都值得懷念,既很刺激,也很溫馨。

早於 1970 年代開創許氏兄弟電影,許冠文見盡香港電影業的高山低谷。過去一年,本地電影總算吐氣揚眉,聲勢甚至超越同年的外語片。「我覺得任何時間、任何地方,本地人都是會支持自己的本地電影,就像你怎會不喜歡吃自己家裡煮的飯呢?」說著,他顯得一臉感慨:「只不過家裡的飯,煮煮下就不再像家裡的飯。曾經有個時期,無可厚非,香港這麼細,拍電影這麼貴,很多香港導演為了大陸市場,會盡量將電影內容遷就大陸觀眾,香港觀眾看起來沒那麼親切,所以就不似是自己家裡煮的飯了。」

「但逐漸地,香港導演已重新把握方向,其實不一定要遷就別人,只要煮好自己家裡的飯,飯煮得好,別人聞到飯香就會走過來。以前香港電影被稱為東方荷里活的時代就是這樣,是拍給香港觀眾看的。是外國欣賞和學習香港電影,不是我們特意去遷就對方。」

許冠文近年屢次嘗試非喜劇題材作品,他坦言創作心態不變,但時代始終有變。「為何這麼多年都再沒有做喜劇呢,我經常都想嘗試新事物,更想作品有時代感,但現在的觀眾比以前聰明得多。」如今接觸影視作品渠道甚多,除了傳統電視台和戲院,還有無數串流平台,他笑言:「連街市阿嬸都看得多過我,我還可以拍什麼作品令觀眾覺得驚喜,吸引他們在這個時代掏一百幾十進戲院呢?」

「所以,現在的導演要比我們以前更聰明。」許冠文轉而提到,香港年輕電影人的進步速度相當驚人:「特別是這四、五年,他們更能把握到何謂電影,電影就是要反映社會、呈現真實。」自言抗拒懷舊,與時並進的許冠文,從來不想復刻翻拍自己的經典舊作:「反而是想將來繼續做新作品,思考未來的電影應該怎樣拍。」

然而,做一個喜劇笑匠,仍舊是他的心之所往:「今次客串《風再起時》,大家確實覺得我轉型去做這樣的角色都不錯,但我一生只是有一個目標,就是希望逗人發笑。這是最重要的,也最困難,而且對我來說是愈來愈難了,幾十年前拍《鬼馬雙星》(1974)已形容自己江郎才盡,何況現在?但都會繼續做,因為我自己喜歡,我一世人只是想做一件事,要拍到令人忘懷大笑,但又有意義的喜劇。」

 

INTERVIEW & TEXT BY 紅眼
PHOTO BY PHOEBE WONG